2023-01-13 14:45:43

胆管结石危害大,ERCP取石与腹腔镜胆管取石哪个对患者更好?

  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可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最常见的是肝外胆管结石。主要原因有遗传、肥胖、胆道蛔虫、饮食不规律等。肝外胆管结石危害严重,可引起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肝功能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肝外胆管结石多采用外科开腹手术,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结石残留或复发困难等问题。目前胆管取石的最佳方法有ERCP取石和腹腔镜胆管取石等微创方法,那么,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好呢?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指将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胆管胰管在肠道内共开口),将造影导管插入活检管道至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注入造影剂后进行X线摄影,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不但用于诊断十二指肠、胆管、胰腺疾病,而且作为微创手段,也可用于治疗胆胰管良恶性病变。通过ERCP技术方面,医生可以通过十二指肠乳头的小切口,对肝外胆管结石进行碎石、取石、清洁等操作,无需开腹,只需几毫米粗的内窥镜即可。在ERCP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胆汁内引流术(ERBD),一系列介入治疗,如胆道结石碎石取石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于手术、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治疗风险低等优点,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深受患者欢迎。ERCP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胰胆管疾病的诊断是公认的金标准,ERCP它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为当今胰胆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ERCP技术已基本取代传统手术,成为目前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但是,ERCP并非十全十美。在正常的解剖结构中,我们需要知道胆总管的末端在十二指肠上开口,有一个类似的“单向阀门”括约肌控制了胆总管的末端开口,使胆汁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进入肠道,但肠道内容物不能进入胆道,这对于避免胆道感染和内容物反流非常重要。这一“单向阀门”还成了限制内镜胆总管取石的原因。“瓶颈”。行ERCP胆管取石手术时,要么损伤括约肌,要么先用各种物理能量粉碎结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进行粉碎。“单向阀门”造成损伤,永久性破坏胆管下括约肌(奥狄氏括约肌)的功能。这种胆管的天然屏障功能丧失。手术后,食物和胃肠液可能会回流到肝脏内外胆管,增加胆管内的细菌数量。一旦食物残渣堵塞胆管,胆管炎和细菌血症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患者会出现高烧、寒战和黄疸,严重者危及生命。此外。ERCP其他并发症包括术后胆道或切开的括约肌出血、十二指肠或胰管穿孔、急性胰腺炎等。一旦发生,治疗起来非常困难。此外,内镜下取石适用于胆总管下端结石相对较小的问题,无法解决胆结石的问题。如果胆结石或结石体积较大,更适合腹腔镜手术胆管取石。

  治疗胆结石的腹腔镜,顾名思义,医生不是用肉眼观察腹腔,而是用1。cm粗腹腔镜将图像转移到电视屏幕上观看电视手术。这样,医生只需要在腹壁上打三个小洞(通常在0。.5-1cm),通过插入相应的器械完全切除胆囊,然后从腹壁的小孔中取出胆管结石。腹腔镜治疗胆结石有很多优点,比如腹腔镜手术和ERCP与石头相比,奥狄氏括约肌的完整结构得到了保留,避免了奥狄氏括约肌可能并发回流性胆管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泄漏、消化道出血和其他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此外,由于腹腔镜切口小,患者损伤较轻,术后恢复较快。一般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恢复饮食,3天出院,7天恢复日常活动;术后不留明显疤痕,不影响外观,美容效果好;此外,这种结石不会因为胆囊切除而复发。

  当然,同ERCP同样,腹腔镜治疗胆结石也有相应的禁忌症:如果全身状态极差,如果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和凝血机制障碍,不宜进行腹腔镜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不适合上腹部手术的病史和腹腔内广泛粘连的感染。

  在了解了ERCP或者腹腔镜手术胆管取石的优点和局限性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比如胆囊结石合并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只要全身条件允许,能够耐受全身麻醉,就应该选择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在取胆的同时取胆总管结石。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不合并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如果年龄不大,仍建议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对于老年患者,建议ERCP治疗。老年病人,心肺功能不全,全身麻醉风险高的病人,建议行走。ERCP取石。ERCP结合腹腔镜治疗胆结石伴胆道疾病正成为大多数良性胆道疾病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它被发现是安全有效的,扩大了微创技术在胆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